三民亭,書寫“碧血丹心”的革命史詩

遇見鄭州郑州之窗2023-05-06 16:53:37
行走鄭州,讀懂最早中國。
幾千年前,古人種下文明之火,中華文明的熊熊火炬在中原大地延續。如今,古老的建築伴隨著城市的成長,在時間長河的映襯下,承載著不同曆史時期的人文特色。
中原網以“行走鄭州,讀懂最早中國”為題,在二十四節氣裏,尋跡×手繪鄭州古建築,品碧瓦朱簷間流露著的獨特韻味,尋隱藏在文化遺產裏的智慧與美。

 
碧沙崗公園是鄭州市建園曆史最悠久的公園,它承載著一段血與火的革命曆史,書寫了一部碧血丹心的革命史詩。
鄭州碧沙崗公園前身是北伐戰爭時期馮玉祥將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修建的烈士陵園舊址。1928年8月竣工,馮玉祥將軍取“碧血丹心,血殷黃沙”之意,將陵園命名為“碧沙崗”,並親筆書寫刻石鑲嵌在陵園北大門及西大門。
說到碧沙崗公園,就不得不提到裏麵的標誌性建築——三民亭,寓意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為秉承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的臨終囑托,馮玉祥在“民族、民權、民生”新三民主義綱領引領下,特意將陵園中軸線上以品字形布局修建的三座紀念亭以民族、民權、民生命名,並在亭內安放了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石碑。

▲鄭州市文物局王羿攝
民族亭位於陵園中軸線中心,亭內存放著刻於1927年9月的烈士陵園落成紀念碑。正麵是馮玉祥親書“碧血丹心”四個大字,三麵是馮玉祥所撰長達730字的碑文,豎行、陰刻、魏筆字體,盛讚了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輝煌勝利。文革中此碑碑文被磨去,僅存碑體,後據鄭州博物館於1958年抄錄的碑文補寫。

▲鄭州市文物局王羿攝
民權亭位於民族亭東側,亭內立有刻於1928年8月的緬懷北伐烈士紀念碑,碑座呈六角形,碑體、碑座均為青石刻製。

▲鄭州市文物局王羿攝
民生亭位於民族亭西側,亭內祭北伐陣亡將士鄭州公墓文紀念碑立於1936年清明節,馮玉祥將軍率原所屬北伐高級將領鹿鍾麟、宋哲元、張自忠、於右任等人由寧專程來鄭祭奠北伐陣亡將士英魂所撰。
 
来源:中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