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西行30公裏 滄海桑田的伏羲山

遇見鄭州中原網2020-11-20 09:26:11

 

  出鄭州市西行約30公裏,就是遠近聞名的伏羲山。那山並不雄偉,卻也峽穀幽深,峭壁陡立。中國最古老的地理書《山海經》描述它:“泉水欹危,映帶左右,晨起伏而憑之,煙霞彌漫,萬頃茫然,峰巒盡露其巔,煙移峰動,如眾鳥浮水而戲……天下奇觀也。”

  伏羲山是嵩山東北向的餘脈,東西綿延50多公裏,橫跨新密、登封、鞏義、滎陽四個縣市,曾有“雞叫聽五縣”(舊有汜水縣)的說法。

  古往今來,兵家必爭;史海鉤沉,多被矚目。穀深、澗幽、泉清、林茂……一段段史實,一個個傳說,連同自然景觀相互交織,渲染成一幅迷人的山水畫卷。

  石林峽穀 留存伏羲文化

  清晨,一夜暴雨初放晴。

  山峰雲霧繚繞,隨著天際邊放射出的一道紅色光芒,一座山頓時斑斕了起來。沿盤山公路上行,山間鬱鬱蔥蔥,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樹在眼前閃過,一只只飛鳥在山穀間雀躍翻飛,歡聲如歌。

  一道綿延的山梁,人稱雙牛山。山梁西部,有一處平坦高崗,就是紅石林,海拔900米的高崗上,草長鶯飛,青翠遍地。

  紅石林因山上的紅色砂岩石而得名。穿行在山崖間,清脆的水聲泠泠作響,一道清溪,瀉入深澗。

 

  紅石林

  石林的東、南、西三面,山崖交錯,怪石林立。崖壁上的綠色植被,或濃或淡,點綴山間,為山峰平添幾分嫵媚。陽光下,草木蒼翠欲滴,岩壁赤色如霞,溝壑幽深縱橫,嶂崖美如畫屏。

  紅石林的西北方向,大約8公裏處,就是伏羲山大峽穀。

  峽穀自北向南延伸蜿蜒如龍,全長5公裏,穀深二三百米,終年流水不斷。峽穀兩岸,危崖峭壁;梯形台地上,灌木叢生;峽穀內空穀鳥音,滿目疊翠;潛龍潭深不可測,魚兒悠閑。絢爛河床,九曲十八彎;怪岩峭壁,姿態萬千。

  伏羲山管委會旅遊辦主任慎廣建說,這裏到處流傳著伏羲、女媧的故事。三皇(天皇、人皇、地皇)山上,就有群眾建立的三個廟宇:天皇山,祭祀盤古,有盤古廟,在伏羲山西北部鞏義境內;人皇山,祭祀伏羲、女媧,在伏羲山主峰新密鍾溝村的始祖山上;地皇山,祭祀神農氏,有祖師廟,在伏羲山東部的香爐山上。它們表達著村民心中的一份虔誠。

  拾起一個紅色石塊細看,滿是深淺相間的紋理。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天義講解,伏羲山屬於嶂石岩地貌。10多億年前,這裏被海水淹沒,沉積了巨厚的碎屑岩和石英砂岩,後來又曆經漫長的地殼運動,沙灘含鐵砂岩經過複雜的變質、變化,才成就了今天的嶂石岩景觀,它的特點就是:丹崖、碧嶺、奇峰、幽穀。

  戰國爭雄 魏國修築南長城

  伏羲山起伏延綿,它的東端與橫嶺之間,有一道狹長的山穀,正扼守在滎密的交通要道上,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新密尖山風景區與米村鎮交界處,密密匝匝的野草間,一段青石壘砌的連綿城垣,清晰可見。順著山間陡坡向上300多米,一座石砌的寨堡闖入眼簾。石牆盤踞山巔,寨門居高臨下,城頭布滿垛口、射孔。石寨堡內,一間間石屋基址在離離荒草中雜然分布。曆史的風霜浸透了冰冷的石牆,似乎稍一觸摸,就能感知從前。

 

  古寨堡寨牆(局部)

  慎廣建說,這裏保存的,是戰國時期魏長城中的南長城遺址,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戰火連綿,硝煙不斷。各諸侯國紛紛劃界分疆而守,保衛國土的安全。他們有的以河堤為防,有的沿山嶺置障牆,修建長城以自衛。

  《淮南子·說林篇》中記載:“秦通崤塞而魏築長城也。”魏國為了防禦西鄰秦國越過函穀關入侵,先後修築起長約100公裏的南長城和洛水之濱的西長城。《後漢書·郡國志》記載,魏國在中原大地上修築的南長城,“經陽武(今原陽縣東南)到密”。

 

  南長城從原陽縣開始(戰國時期,黃河河道在原陽以北),沿東南方向至鄭州東部的圃田澤,而後折向西北,經滎陽進入密縣。

  留存至今的這一段,北起滎密交界處的香爐山,南到新密的茶庵村北,長約5.8公裏。

  遺址所在地,在戰國時期屬於韓國,近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它“此韓長城也”。現代學者考證後提出,這段長城,當時由魏國人龍賈率師修築,以魏國為主,它該是魏長城。

  遺址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最寬處1—2米,最高處3—4米,是古人利用山脊、陡坎作為基礎,用青石壘砌起來的,在特別險要的地方,還留有設防工事。據考證,它是目前戰國長城遺址段落,也是修築時間最早的長城之一。

  挺進豫西 皮定均威震敵膽

  伏羲主幹公路向南行,是四面環山、風景秀麗的田種灣村,小村北連滎陽,南接登封,西通鞏義,東達新密,處於交通要沖。

  沿一條小路,經一條小溪,在一片林木的濃陰中,一座坐西向東的宅院,赫然眼前。它,是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司令員皮定均的工作舊址。

  迎面南北走向的五孔窯洞,看上去高大堅固。窯洞正面牆體,建有燈台三座,三個拴馬石呈階梯狀逐步上升,寓意為步步高升。

  

 

  皮定均工作舊址

  伏羲山旅遊區工作人員說,窯洞修建於清末年間,原來是田種灣村地主王狐狸的私宅。窯洞的建築材料,均來自山上的青石灰石,兩層都是石木結構,長8米,寬17米,窯洞深8米,高6米,中間用木板層隔離。

  窯洞依山而建,巧妙利用連山石,鑿出一個石梯,用於上到二樓。五個窯洞孔孔相連,並設有三個暗道,直通山頂。據說,有一次敵人從大路上過來,皮定均就是順著這暗道順利脫險,到達了後山。

  新密市宣傳部副部長李紹光講述了一段紅色往事。1944年8月,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在司令員皮定均、政委徐子榮的帶領下,挺進豫西,9月6日到達密縣,開展革命。

  當年12月,在田種灣一帶,國民黨匪徒劉邦俊、李群英部,憑借險要地勢和堅固工事,襲擾部隊,與八路軍對峙,還殘忍地殺害了八路軍談判代表。皮定均派參謀長沈甸之,帶偵察員化裝成藥材商人,上山對敵駐地進行了周密偵察。

 

  12月22日,皮、徐支隊與國民黨起義的任新智支隊共200餘人,兵分兩路,淩晨時順著山上的小道摸上田種灣,包圍敵人,經曆一場激戰,擒敵60多名,繳獲槍支50餘支,全殲了殺害八路軍代表的尖山鄉大隊20多人。

  隨後,田種灣成立了密北抗日民主政府和密北獨立團。密北抗日根據地建立後,群眾踴躍參軍、參戰,掀起了抗日鬥爭的高潮。

  當年,皮定均在山坡上親手栽植下一棵柏樹,以示紀念。70多年匆匆而逝,一棵幼苗早已成為蒼翠挺拔的參天大樹。樹下生活的村民們,從來沒有忘記“皮總”,他們有說不完的往事。

  今年5月10日,皮定均之子、全國紅軍小學建設理事會副理事長皮國湧,來到田種灣村的中原豫西抗日紀念館。他在皮定均工作舊址的五個窯洞裏,徘徊良久。離開時,他為紀念館捐贈了一杆皮定均使用過的獵槍。

  興廢沉浮 寨堡神秘莫測

  站在紅石林的高崗上,眺望遠方,一個個圍合而成的大圓圈,清晰可辨,分布在多個山巔之上。工作人員講解,這些環形的古寨牆,大多建於明代和清代。

  劉寨鎮80多歲的王衍村老人說,曆史上,新密崗溝相連,地形複雜,寨堡林立,星羅棋布。1932年《河南教育月刊》刊發的《密縣教育視察報告》一文說:“該縣境內人民所築寨堡甚多,諺雲:‘九裏十三寨,八裏一道溝’。”

  古寨堡在全縣多有分布,僅伏羲山就有著名的香爐山寨、仙人寨和雞籠寨等。

  鞏密關村附近山頂上的周家寨,是山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寨堡。寨牆內,是幾個足球場大的平地,荒草叢生,巨大的石塊如同從地下鑽出,高低不平,當地人說是房屋倒塌後留下的痕跡。殘存的基址鱗次櫛比,可以想象當年寨垣內民宅密布的景象。青石壘砌的古寨牆北邊,設有寨門,下臨山穀,由新密進入鞏義的公路,就從山腳下經過。

  《新密史語》一書中提到,散落在伏羲山各個山峰上的古寨堡有30多座,各自構成了完備的防禦體系,堪稱一個豐富的古寨堡博物館。

  寨堡經曆過什么樣的興廢與沉浮,又發生過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將目光停留在這裏,試圖去揭開那一層神秘的面紗。

  古寨堡孤寂清冷,山野小徑邊的“農家樂”小院熱鬧非凡。餐桌上擺滿了各種農家菜品,小桌旁圍坐著休閑的人,他們談論著山間見聞,生活樂事。好客的山民向人們微笑招呼,邀你去推磨磨面,紡線織布,鋤地拔草,感受農桑之樂。

  夕陽下,石牆石瓦的房屋,幾頭老牛,一群小雞,還有房前屋後幾方油綠的菜地,山野間,一切生生不息……

  (繪圖/王偉賓 攝影/趙慎珠)